屡因食安问题被罚,旗下“副品牌”成顶梁柱……重庆这对夫妻第3次踏上IPO之路! 天天看点

湖南日报   2023-04-15 13:36:48

(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中国最大直营连锁中式快餐”乡村基重新启动港股IPO,向“中式快餐第一股”发起冲刺。其曾先后于2022年1月和7月闯关港交所均未果,这是乡村基第三次冲击港股IPO。在连续两次失败后,乡村基本次闯关IPO还能否顺利上岸呢?

夫妻携手创业美股挂牌5年后上市梦终破碎

在乡村基冲击港股IPO的背后,又是一对重庆夫妻携手创业的故事。


(资料图片)

1996年,重庆人李红和丈夫张兴强在重庆解放碑一带开了一家餐馆,起名为“乡村鸡”,专营川菜。这便是乡村基的前身,也是李红、张兴强夫妻携手创业的起点。

一年后,肯德基在重庆落地开花,这家来自美国的快餐品牌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店内经常人流如织。与肯德基一街之隔的李红从中受到启发,将乡村鸡的菜单结构调整为西餐为主、川菜为辅,试图用中西合璧的新式餐饮吸引客流。

乡村鸡的汉堡和薯条很快就做出来了,但消费者并不买账,这让李红苦恼不已。在尝试改变的过程中,李红发现了另一个商机。虽然很多人跑去肯德基尝鲜,但那些陪孩子去吃洋快餐的家长们却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食物,他们骨子里仍然偏爱中国美食。

经过深思熟虑,李红又将发力重点放回川菜上。彼时,肯德基的人均消费20多元,而乡村鸡的均价稳定在12元左右,只用肯德基一半的价格,就能品尝到泡椒滑鸡饭、宫保鸡丁饭、酸菜肉丝米线等经典川菜,还可以无限量添饭加汤。最终,乡村鸡用自己的方式留住了客人。

在发展初期,乡村鸡没有采取扩张速度更快的加盟模式,而是选择了稳扎稳打的直营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做好品控和管理,方便品牌的塑造。有数据显示,从1996年至2006年,乡村鸡在漫长的十年间只开出了10家门店。

2006年,李红将“乡村鸡”正式更名为“乡村基”,并借助改名的契机,为将来拓展公司产业链做铺垫。

更名后的乡村基,在2007年拿到了红杉基金、海纳亚洲等明星机构的投资,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乡村基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也开启了快速扩张的步伐。

一路高歌猛进的乡村基,很快来到了资本市场。2010年9月,乡村基成功赴美上市,摘得纽交所“中式快餐第一股”的桂冠。

打铁要趁热,头顶纽交所“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光环,乡村基于2011年趁势推出全新连锁餐厅品牌大米先生。自此,乡村基与大米先生两大品牌相辅相成,形成双轮驱动效应。

然而,在美股挂牌交易5年后,乡村基因股价大幅下跌、估值不理想,于2016年4月选择了私有化退市。这一场做了5年的上市“美”梦,还是破碎了。

创始人夫妇分工明确 全家参与公司发展

乡村基创始人一家在招股书里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呈现。

本次冲刺上市前,李红、张兴强夫妇分别直接持有乡村基0.11%、0.09%的股份,二人通过豪诚持有53.15%的股权,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形式合计控制约53.35%的投票权,为乡村基的控股股东。其中,李红为乡村基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兴强为乡村基的执行董事。二人分工明确,李红长期主持品牌的实际经营管理,张兴强则主要负责融资业务。

李红和张兴强为再婚家庭,徐龙翔为李红的亲儿子,张琨维是张兴强的亲儿子,两人为异父异母的兄弟。

据招股书介绍,徐龙翔于2017年3月开始担任乡村基主要管理层成员,还是乡村基多家主要附属公司(包括兴红得聪、四川乡村基、武汉兴聪、长沙乡村基及上海乡村基)的董事。而张琨维2020年才加入乡村基,于2020年6月被委任为董事,2022年1月调整为乡村基的非执行董事。

近六成门店位于川渝副品牌“大米”正赶超乡村基

招股书显示,乡村基2019-2022年收入分别约为32.57亿元、31.61亿元、46.18亿元、47.0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270.2万元、-242.4万元、1.09亿元和3083.8万元。虽经营数据较好,但该公司仍未逃过许多地方性品牌都存在的门店较为集中的问题。

从整个中式快餐市场看来,真正的全国连锁品牌寥寥无几,乡村基公司同样面临着此问题。乡村基公司提到,其大部分收入来自位于重庆及四川的餐厅,2019-2022年该地区两品牌经营所得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7.1%、76.7%、66.1%及60%。截至2022年底,乡村基和大米先生位于重庆及四川的餐厅数量占总数的约59.4%。

为解决这一问题,乡村基公司开始向外扩张。2019年至2022年,乡村基分别新开了252家、222家、301家以及147家餐厅。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乡村基拥有1154家直营餐厅,包含551家乡村基餐厅以及603家大米先生餐厅。

目前,乡村基旗下拥有“乡村基”和“大米先生”两大品牌。其中,乡村基首家门店于1996年开业,主打川菜,2022年的客单价约为25元;大米先生首家门店于2011年开业,以地方菜式为主,主打包括湖南、江浙、广东风味的地方菜品,并采用称菜、小碗菜等模式售卖,2022年的客单价约为22.7元。

虽然大米先生是在乡村基公司创办乡村基品牌后创立的,但如今大米先生在门店规模与营收方面逐渐赶超了乡村基。

据招股书,2019-2020年期间,乡村基和大米先生的门店均一直在增加,但2022年乡村基门店减少了24家,大米先生增加了29家。

不仅是品牌规模,大米先生的营收在2021年超过了乡村基。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乡村基经营收入分别为20.66亿元、19.8亿元、23.87亿元、21.98亿元,占比分别为63.7%、62.9%、51.8%和46.8%,大米先生同期收入分别为11.78亿元、11.68亿元、22.25亿元、25.03亿元,占比分别为36.3%、37.1%、48.2%、53.2%。

乡村基公司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大米先生业务表现有所改善与引入称菜模式和采取“小型餐厅策略”等多项因素有关,日益成熟的大米先生餐厅有助于其收入增加。

直营模式成盈利负担品牌食品安全引担忧

虽然大米正在赶超,但乡村基的扩张决心依旧坚定。本次IPO,乡村基表示将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主要用于扩张餐厅网络、深化市场渗透率并按需要翻新现有餐厅;加强供应链能力;促进餐厅数字化及智能化等。

据招股书披露,按照乡村基的开店计划,公司预计将在2023-2025年分别开设约100-120家、逾120家及逾140家乡村基门店,并计划同期分别开设约110-130家、110-130家及逾180家新大米先生门店。基于市场评估,公司预计于2025年底前将开设共约760至960家门店。

扩张门店需要资金,但从近几年乡村基的盈利能力来看,却令人忧心。2020年,中式连锁快餐三巨头中的老乡鸡和老娘舅,其业绩虽然有所下滑,但仍然实现了盈利,而乡村基亏损了242.4万元。

另一方面,在重资产的全直营模式下,高昂的房租水电、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再加上外卖平台的抽佣,让乡村基的利润情况并不可观。招股书显示,仅在2022年,乡村基的员工成本高达11.74亿元,租金、水电、折旧等费用均超过1亿元。

而此次加速IPO上市募资,也算是为扩店铺路。

另外,科创四川记者注意到,乡村基作为餐饮知名的连锁品牌,却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甚至被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仅2022年,乡村基就因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被罚。例如,2022年11月,上海乡村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对产生的餐厨垃圾自行单独收集,被上海市黄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罚款1000元。此外,该公司还因未办理餐厨垃圾申报手续(经营性)被罚款100元。

此外,2022年,大米先生还多次被不同地区市监局检测出农药残留、大肠杆菌污染等问题。

除了乡村基,在快餐企业中,还有杨国福、老娘舅、老乡鸡等多家快餐冲刺上市。那么,此次乡村基第三次闯关,能否顺利上市成为“中式快餐第一股”?

本期CEO留言板推荐↓

OpenAI创始人:优秀的创始人是因为他们果断的执行力

科创四川综合整理自红星新闻、投资家、齐鲁壹点等

编辑审核:游娜

往期推荐

AI真要管不住了?江湖乱了……

科创板日报“2023先锋投资人物”系列榜单开启啦!四川企业报名看过来!

烟草圈倒查20年?四川身价百亿“香精女王”被查……

END

科创四川的粉丝群已经正式开通了

添加下方小助手微信备注“进群”

即可加入粉丝群,与科创企业精英

投资人沟通交流,共话科创未来

群里还有福利不定时放送哦~

【更多精彩】

点击以下关键词

查看科创四川精选栏目!

科创资讯:|

|

科创服务:||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一起读书》圈子,学习如何高效管理~

热文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