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何九是谁?何九是《水浒传》里的人物,也就是书中的“何九叔”。在第二十五回《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中,他的尊姓大名第一次出现在王婆口中。
事情是这样:当王婆唆使潘金莲毒死武大郎后,第二天五更,天还没有大亮,西门庆就奔来王婆的茶店讨问消息。王婆把毒死武大前前后后的情况告诉了西门庆,西门庆把银子递给王婆,“教买棺材津送”。这时候,两人叫潘金莲过来,三人商议后续之事。王婆道:“只有一件事最要紧,地方上团头何九叔,他是个精细的人,只怕他看出破绽,不肯殓。”西门庆回答道:“这个不妨。我自吩咐他便了。他不肯违我的言语。”这话说得相当自信,也相当霸气。王婆当然也相信西门大官人的能力,只是要他“不可迟悮”。
在宋朝,各行业都有市肆,叫团行。行有行老、团有团头。团头就是各行业的首领,但也有称“地保”为团头的。从王婆的口中我们约略可以确定,这何九叔应该是双重身份兼于一身。王婆说他“是个精细的人”,所谓“精细”有三层含义:精美细腻;精明能干;精密细致。我理解,王婆口里的“精细”,应该说的是何九叔很精明也很细心,不是个好哄骗的人。
王婆买了棺材,“去请团头何九叔”,但何九叔并没有马上到场,过了好长时间,才“先拨几个火家来整顿”。火家就是伙计。何九叔一直到“巳牌时分”才慢慢走出来。从书中上下文看,大概是快中午了,否则,西门庆不会请他到小酒店吃酒。而且西门大官人应该是一直在紫石街巷口等着的,否则,怎么会迎面碰到呢?何团头心中自然起疑:“这人从来不曾和我吃酒,今日这杯酒必有蹊跷。”吃了一个时辰,西门庆从袖子里摸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何九不敢接受,拒绝的话也说得很是得体,一是说无功不受禄,再是说“便有使令小人处”也不敢受。非逼着西门庆说出事由来。这西门庆也绝非等闲之辈,也不说透,只说“别无甚事”,只是要他在殓武大尸首时,“凡百事周全,一床锦被遮盖则个。别不多言”。对于何九叔,这是分内之事,何须吩咐,而且也没必要接受人家的银两。他有心不接,心下惧怕西门庆是个刁徒,“把持官府的人”,于是权且收下了银子。在此期间,西门庆几次暗示,“九叔休嫌轻微,明日别有酬谢”“少刻他家也有些辛苦钱”“九叔记心,不可泄漏,改日别有报效”云云。这么来钱的活儿,换了别人,早已昏了头,管他西门庆与武大什么关系,收了钱再说。
但何九就是何九,他虽然怀疑这件事的合理性,但工作依然要做。来到武大家门口,先问火家武大是甚病死的,火家答“他家说害心疼病死了”。一进门,王婆迎接进去,还有一点责怪他来迟的意思。当见过潘金莲后,何九就有些明白了:“原来武大却讨着这个老婆!西门庆这十两银子有些来历。”这何九看了武大尸首,“大叫一声,望后便倒,口里喷出血来”。何九这招儿,却是急中生智,否则,他就不好办事儿了。王婆说是“中了恶”,于是喷水掐穴,何九叔才缓转来,被两个火家用门板抬回了家。
何九叔这一招儿莫说是王婆没有识破,就连他老婆也被蒙了,哭着说道:“笑欣欣出去,却怎地这般归来!闲时曾不知中恶。”他老婆的表现和言语表明,这是何九第一次这么装病,而且过去收殓了多少死人,也未曾中过恶!当他把真相告诉老婆后,老婆却给他出了个大主意,让他取两块未曾烧化的死人骨头,并银子包了,等待事情的进一步发展。这何九的老婆了得,不但没有见钱眼开,还帮着丈夫应对即将到来的凶险后果,非常值得点赞!
后来的事书里已经交代明白,正如何九两口子的预判,武松归来后,迅速查明了事情真相,在县太爷不予立案的情况下,私自了断了这事,手刃了仇人后,到县衙自首去了。
许多读者注意到了何九这个小人物,有的认为这两口子是生活在夹缝中颇有智慧的小人物;有的认为何九是明哲保身的圆滑人;有的考证他知法犯法,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也有人撰文认为他能审时度势等等,但我以为,何九叔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他没有出卖良心!
何九叔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我的看法是:一者是他良心不泯,能守底线;二者是他坚持职业操守,不亏心办事,怕坏名声;三者是他把持得住,不贪求无义之财;四者也是重要外因,是他“家有良妻”,正所谓“妻贤夫祸少”也。